33地图-→ 四平地图[切换城市] 当前城市: 四平城市吧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四平旅游出行、休闲娱乐、餐饮美食、安居乐业三维实景地图服务,观四平实景、看四平地图、查四平公交、就用城市吧!。
热点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成都】 【长沙】 【更多】 【友链】 其他:【百度】 【公交查询】 【搜狗】 【google】 【图吧】 【城市吧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 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

什么是三维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或3D电子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总人口340万人,市区人口57万人。

编辑摘要

 

四平市 - 历史沿革

四平地方古代汉魏至两晋十六国时期(公无206年至420年)属扶余地,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唐中叶以后属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辽代属东京道通州,金归咸平路韩州,元属开元路,明属辽东都司北境,清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1821年(清道光元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四平境地。

1878年(清光绪四年)始设奉化县,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时,从长春向南每隔30公里设置一站地,经范家屯、公主陵(岭)、郭家店到今四平为第五站,故俗称四平为“五站”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南满支线全线通车,沙俄将“五站”定名为“四平街站”。并在站前开始修筑南北向的一、二、三马路,铁路租借地区域略见雏形。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改为“满铁附属地”(即今四平市区东起道东一马路,西至道里儿童公园西侧,南至南河,北至北河的大部分地区),并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的管理权。四平至此实行一地两治。

四平街东部(梨树县所辖区的一面城、黄家屯等几个自然村屯),为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操纵,与“附属地”进行经济抗争。经奉天省批准,梨树县知事尹寿松于1921年(民国10年)5月13日发布告,开辟新市场。商民争先恐后领地号、建房屋,先后有八家粮栈和数十家杂货商号开业,梨树县在此设“四平街新市场办事处”兼管此地行政。1922年此地设立四平街村(隶属梨树二区)。1924年民族电气事业四平街电灯公司向域内送电。

四平市四平市
同时,1916年3月,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四郑铁路局在四平街设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户籍、民事、建筑、公安事宜,不受“附属地”及梨树县辖治。1922年以后,四洮铁路通车,四平街的交通愈益方便,老四平、梨树县、八面城等地商贾纷至沓来,大量建筑接踵而起。四平呈“三足(附属地、梨树县、四洮铁路)鼎立”之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站”地立行政权被“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取而代之。

1937年12月1日,根据日本和伪满洲国缔结的《关于撤销在满州国治外法权和转让南满铁路附属地行政权条约》,四平街道东、道里行政权合一

1941年7月1日,伪满洲国(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东北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伪四平省。伪四平省公署设在原四洮铁路局办公楼(今四平市爱龄奇医院内)。伪四平省领四平市、公主岭市、通阳县、梨树县、双辽县、东丰县、怀德县、长岭县。伪四平省首任省长徐家桓(1944年任伪吉林省省长,1943年曲秉善接任至伪四平省解体)。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伪四平省撤销。

1945年11月5日在四平组成了辽北省自治政府。省政府主席阎宝航,副主席栗又文。辽北省政府下辖辽源(辽源、双辽、长岭等县)、西安、怀德(怀德、梨树等县)3个专署、四平市及13个县政府。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省主席刘翰东。辽北省下辖四平市、通辽、双辽、梨树、早图、开原、西丰、东丰、北丰、海龙、长岭、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1市10县8旗。四平市曾为中共、国民党两个辽北省府驻地。

1948年3月13日中共解放四平,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垮台。1949年5月中共辽北省撤销,四平隶属辽西省。1954年7月7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撤销辽西省,8月,四平市划归吉林省管辖。1958年10月起,吉林省设四平专(地)区,四平市归四平地区管辖。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四平地区,组建新的四平市(地级市),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四平市设铁西区、铁东区、市区人口为347931人、93167户。四平市辖怀德县、梨树县、伊通县、双辽县。1985年3月撤销怀德县,设立公主岭市(省直辖地级),伊通县划归公主岭市管辖。四平市辖梨树、双辽2县。

1986年1月,公主岭市改设为县级市,由四平市代管,伊通县划归四平市管辖。1996年5月,双辽县撤销设双辽市。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增设辽河农垦管理区。

2005年,全市(两区、两市、两县)总人口330万,其中四平市区58万人。全市幅员面积为1408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407平方公里。四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36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91.6%。在3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人口较多。 

四平市 - 人口民族

四平市四平市
四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36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91.6%。在3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人口较多。全市有1个民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有4个民族乡镇,即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乡、公主岭市放马沟满族乡、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

四平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 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都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加之钟灵毓秀的山川地貌,更为这块黑土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四平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四平市 - 自然资源

四平市自然资源、物产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域性差异明显。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丘陵占总面积的15%,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9%。全市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47312公顷,其中水田37962公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在农作物中,以玉米、大豆、水稻最为著称,其次为高粱、谷子、小麦等。在经济作物中,葵花籽和甜菜产量较多,其次是花生、蓖麻、烤烟、瓜果等。

森林资源 四平市森林总面积为30.65万公顷。其中人工林占一半以上。四平市东部分布着大面积森林,中西部以农田防护林为主,有小面积片林。东部低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林。主要树种有蒙古柞、山杨、春榆、白桦、水曲柳等。2001年造林面积12139.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0400公顷。

草地资源 四平市草地资源总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放牧场8.92万公顷。采草场3.7万公顷。双辽市和公主岭市北部的部分乡镇因位于松嫩平原的南缘而具有大面积的草原,伊通满族自治县和梨树县南部有较大的荒山草坡。

野生动植物资源 四平市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起伏,草木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兽类有黄羊、狐狸、狼等。鸟类有野鸡、啄木鸟等178种。

鱼类有链、锂、鲫、鲶、草根鱼等27种。两栖类有黑斑蛙、大蟾蜍、东北雨蛙等3种。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食用野生植物有蕨菜、蘑菇、山里红等50多种。药用植物有人参、甘草、五味子、枸杞子、黄麻等293种。

矿产资源 四平市东部和南部山区、半山区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含矿现象普遍,有10余处贵金属产地,其中50%有开发利用价值。能源矿产有刘房子煤矿、伊通煤矿、梨树县五家户天然气等11处。在金属矿产中,发现金铝等矿产10多个。放马沟矿山贩锌储量可达40万吨左右。在非金属矿产中,大顶山硅灰石矿、哈福陶石矿、梨树县石灰石矿产量较大、质量优、经济价值高。钠基膨润土、石英砂和陶石是外贸中的畅销品。

水资源 四平市水资源总量为23.99亿立方米。其中全市多年河川径流量为12.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43亿立方米。

四平市 - 旅游景点

四平市四平市
二龙湖风景区:二龙湖向来以碧水蓝天,天上人间的形象令游人难以忘怀。二龙湖是吉林省第一大水库,水面跨二省三市五县,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其森林覆盖率达96%,有城市氧吧之美称。区内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气候宜人,现已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是镶嵌在松辽平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湖边的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湖底的赫尔苏城遗址代表着清代东辽河畔的繁荣,他们的存在给二龙湖风景区更添神秘色彩。,呈民族文化特色,再现叶赫那拉历史雄风。

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四平市英雄大街,与烈士纪念塔相对,建筑面积 2700 平方米 ,正门上方镶嵌着 “ 四平战役纪念馆 ” 七个镏金大字,为彭真同志亲笔题写。该馆初建于 1958 年,时称 “ 四平市展览馆 ” 。此后该馆多次易名( 1961 年改称 “ 四平市博物馆 ”,1963 年称 “ 四平战役纪念馆筹备处 ” , 1965 年称 “ 四平市博物馆 ” ,1973 年恢复 “ 展览馆 ” 名称,1980 年更名为 “ 四平市博物馆 ” ), 1987 年最后定名为 “ 四平战役纪念馆 ” 。

该馆现有工作人员 36 名,分设文物部、陈列部、保管部、群工部、办公室等机构。纪念馆内设有一个序厅、四个展厅和一个电影录象厅。

馆内所陈列的内容包括《四战四平文物陈列》和《四平地区出土历史文物陈列》两个部分:《四战四平文物陈列》是为纪念解放战争期间闻名中外的 “ 四平战役 ” 而设。陈列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展示了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中共中央关于争取东北的战略决策,突出了东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部分,通过四战四平的历史进程,展示了 
 
我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三部分,展示了四平战役在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中的重大历史意义。该馆陈列展出的文物共计 500 余件,均是解放战争期间、特别是在四平战役中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电报文件、奖章锦旗,以及我方人民群众支前所用的器具等。

《四平地区出土历史文物陈列》主要陈列内容为四平及周边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该陈列以考古分期和历史编年为序,展出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类历史文物共计 780 余件。其中绝大多数为近年四平地区出土的文物精品,透过这些文物,可以窥见四平地区古代文明之一斑。

本馆馆藏文物极为丰富,多达七万余件,其中历史文物与考古发掘品居多,以辽金文物为大宗;其所收藏文物的另一特点是较完整地保存了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四平战役期间的文物资料。

该馆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研究人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历史研究方面如辽金史、满族叶赫部史和四平战史及有关东北解放战争史的研究。陆续出版了《四平市文物志》 、《四战四平》、《四平英烈》、《血沃英雄城》、《松辽文物》、《东北古代民族史论著索引》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此外,还编印了《四战四平文物陈列简介》、《四平地区馆藏历史文物陈列简介》等一些书籍。 

四平市四平市
伊通满族民俗馆: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面积为二千五百二十三平方公里。境内有七座火山平地兀起,状若北斗,故有“七星落地”之称。

伊通历史悠久,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从远古的息慎,到宋、辽、元、明时期的女真,满族先人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是满族的“祖宗肇兴之所”。清初这里建立了镶黄、正黄二旗公署,设驿站,置柳边。光绪八年升为州治。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

伊通满族民俗馆始建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所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迄今为止,馆藏文物已达六百一十个种类,三千余件展品。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团体一千五百多个,社会各界参观人士二十余万众。慕名前来参观的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翘指嘉许,留言盛赞。一九九五年三月,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本馆作为学术基地。

展览馆分渊源、生产、生活、礼仪、文化习俗和今日伊通六个部分。采取专题陈列的方法,用实物展品与照片、图板、模型和录像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伊通满族特有的民俗世界,使来参观者能够得以了解伊通满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体察伊通满族人的传统意识和生活情趣。

叶赫风景名胜区:叶赫风景名胜区位于吉辽两省结合部,吉林省梨树县东南部--叶赫满族镇内,是四平旅游经济开发区内的重点景区,是连接开发区内山门、二龙湖风景区旅游线的纽带。总面积 68 平方公里,集满族历史文化特色与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风格独特,是我国北方少有的旅游胜地。自 2000 年起,每年 7 月,由四平市政府主办,四平市旅游局、叶赫镇政府承办,开展“叶赫满族风情游”大型主题旅游活动。届时将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邀请国内外各界人士来平旅游,活动历时一个月时间。

叶赫,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十四世纪,原居松花江北岸的 “ 女真 ” 头人祝孔革率部族南迁至此, 1573 年,祝孔革的两个孙子在叶赫河边选择险要之地建城堡两座(史称叶赫东西二城),兄居西城,弟守东城,都称贝 勒(首领),称雄 “ 女真 ” ,拓疆守土,威名远赫, 在满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叶赫,是清初孝慈高皇后(努尔哈赤之妻,皇太极之母)的出生地和清末慈禧太后的祖籍地,素以名人故地闻名于世,其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美丽传说倍受游人所青睐,前来访古观光,考察旅游者络绎不绝,年统计多达十万余众。

叶赫,地位山区,属长白山余脉大黑山系,景区内群山环抱,岗峦起伏,苍松翠柏,绿柳成荫,是国家级 “ 天然森林公园 ” 之一。景区内,逢春,杨柳吐绿,山花竞放,百鸟鸣唱,春光格外明媚;入夏,青山林木郁郁,阔叶葱葱,山泉流畅,碧水潺潺,恰如世外桃园;金秋,天高气爽,田野稻谷飘香,果挂枝头,层林尽染,五光十色,山水更为绚丽;寒冬,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北国风光独具特色。转山湖景区风光秀丽,湖面 5000 亩水域碧波荡漾,湖水呈 “s” 型贮存湖区,轻舟溯水,过花岩,穿山峡,绕城山一派仙境, “ 二龟锁湖 ” 、 “ 龟驼城 ” 等大自然奇观更为引人入胜,人称为 “ 风水宝地 ” 。

叶赫,是吉林省开放较早的民族旅游区,满族历史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现已规划建设,形成两大景区,即 “ 古城文化区 ” 和 “ 转山湖风景游艺度假区 ” ,古城文化区内,有东西二城遗址,古驿站,伽蓝寺,娘娘庙,虫王庙等文化古迹可供游客参观游览,转山湖景区可为游人提供登山、戏水、度假等服务。经考证修复的 “ 叶赫那拉城 “ 建筑宏伟壮观,呈民族文化特色,再现叶赫那拉历史雄风; “ 民族展馆 ” 可给专家学者提供考古探究理想之场所,为游人增添了解民族历史,风俗文化之趣味。

四平市四平市
山门二郎山庄风景区:山门二郎山庄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山门镇境内,建在海拔 293 米 号称“长白第一山”上,它是杨二郎赶山神话故事的发源地,山高势险,景色壮观。建于 1992 年 5 月,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米,总投资 510 万元。现已开发 9 处景点,是吉林省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年接待游客 10 余万人次,收入 50 余万元。  

景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有宗教活动场所:青云寺、观音堂、财神堂;有古老的神话传说:二郎神宫、西游记宫;有历史故事:美女名人宫、帝王会萃宫;丰都鬼城、十八层地狱,寓教于乐登二郎山庄,看青松翠柏、紫阁红楼,鲜花遍地,如同仙境;进二郎神宫,看活佛悠闲自在,知山门众传说由来,明孝道之因果; 游“十八层地狱”,观阴朝地府惩治恶人场面,断阳间善恶之念;访青云寺,吃斋念佛,解你世间怨恨,度你平安人生;览美女名人宫,享蔽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美色;到西游记宫,悟取经之艰难,增加你对事业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二郎山庄是各位游人和善男信女的好去处。

山门二郎山庄风景区管理处,以最优人士前来游览观光,洽谈投资开发综合娱乐项目。

二郎山庄全体员工恭候您的光临。
 
七星之首--伊通大孤山旅游区:大孤山座落在伊通。这里山峦叠嶂,涧溪成网,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交相辉映,花草植被与珍禽异兽声色和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孤山素以伊通“七星山”之首而享誉国内外。“浸出式”火山机制形成了大量形状复杂,粗细各异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火山风光。

“塔林、石屋、天梯、神椅”等景观巧夺天工;四座山峰姿态迥然。有的若“金龟望日”,有的若“巨象卧地”,恰似一幅壮美俏丽的风景画,让人留恋忘返。

十几年来,这里云集国内外地质学者考察光顾。

尤其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多方筹资数百万元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并相继完成了水、电、通信、交通路、建设路、环山路、登山路以及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建筑物,现已成为科研考察、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圣地。

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位于四平铁西区英雄大街与新华大街交汇处广场中央 , 西与四平战役纪念馆毗邻 , 东距四平市火车站约 600 米 。为纪念四战四平中英勇献身的我军将士 , 弘扬英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49 年 1 月 , 中共辽北省政府提出修建纪念塔方案。同年 9 月 19 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予以批准。 1950 年 5 月 7 日 ,由中共四平市委书记魏奇、市长周健破土奠基, 1953 年 6 月 30 日 竣工。
 
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整体建筑由塔园、纪念塔、牌楼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1. 9 万平方米 。塔园呈圆形,以塔 基为中心,周长 75.6 米 , 九级台阶 , 20 颗圆柱 , 钢筋水泥结构。纪念塔通高 23.25 米 ,塔身白色,顶端镶一颗红五星。
 
设计构思是:塔基圆形象征着太阳; 20 颗圆柱象征着道道光芒,寓意是为解放四平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成长起来的。牌楼建在纪念塔下前方约 30 米 处。牌楼横额是 “ 四平烈士纪念塔 ” ,牌楼门
 
上联是“革命垂千古”,下联是 “烈士光辉照山河”,为辽北省主席阎宝航手书题词。文化大革命初期,将对联改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烈士纪念塔竣工后 , 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的军政首长在塔的四面分别题词,并由赵石匠镌刻。塔身正面为高岗题词,竖向双行阴刻:“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左面林枫题词,竖向单阴刻:“中华人民优秀的儿女万古千秋”;背面陶铸题词,竖向双行阴刻:“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 1954 年春, “ 高饶事件 ” 后,将高岗的名字涂掉,题词保留。 1957 年又将林枫的名字涂掉。 1971 年 “9?13” 事件后,将林彪的名字和题词涂掉。之后,纪念塔仿毛泽东手体在东面重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

四平市 - 经济发展

四平市四平市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落实工业立市的战略方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的良好开局。

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 亿元,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达11461元,比上年增长14.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38.2:29.7:32.1调整为36.5: 31.5: 32.0。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2%;第二产业贡献率为   41.1%;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1.7%。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22.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2%。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农业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分别为27365万元、69653 万元、1166万元,增幅分别为41.3%、13.5%、84.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为28053万元,比上年增长37.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44510 万元,比上年增长 3.4 %。

市场物价总体水平保持小幅上涨,上涨幅度不大,有的明显低于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62,涨幅比上年回落1.48个百分点;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82,涨幅比上年上升0.2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26,涨幅比上年上升0.02个百分点。

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达到     20.5万人,比上年下降2.4%。全年城镇创造就业岗位5.77万个。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年末全市尚有城镇失业人数21973人,登记失业率为4.1%。培训农民80万人。全市有4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产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完善。

农业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全市农业取得良好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得到巩固,支农投入不断增加,惠农政策继续完善。农业取得较好发展,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在连续几年增产的基础上又上新台阶,达到622万吨,比上年增长2.8%,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第7个增产年。其中玉米产量529.9万吨,比上年增长0.64%;水稻产量60.5万吨,增长30.2%;油料作物产量10.4万吨,增长14.4%。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农业产值100.8亿元,增长6.5%;林业产值1.5亿元,下降20.7%;牧业产值135.3亿元,增长13.1%;渔业产值0.2亿元,下降10.1%。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1万公顷,增长7.1%。其中,玉米面积50.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4万公顷,增长9.6%;水稻面积6.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万公顷,增长25.6%;小麦面积1291公顷,比上年减少973公顷,下降43%;大豆面积3.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6.1%。

畜牧业生产较稳定,畜禽出栏呈下降态势。全年猪出栏总量达到548.9万头,比上年增长2.2%;牛出栏总量达134.4万头,比上年下降7.6%;羊出栏98.5万只,比上年下降10.2%。家禽出栏9531.8万只,比上年下降4.6%。畜产品产量全面增加。全年肉类总产量达99.2万吨,比上年增长4.6%。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52.3万吨、20.1万吨、1.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3%、6.9%、5.5%。禽蛋产量44.6万吨,与上年持平;牛奶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2.9%;水产品产量3708吨,比上年增长25.4%。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拖拉机保有量69217台,比上年增长7.8%。农用运输车7687台,比上年增长4.8%。机电井11968眼,比上年增长13.4%。农用水泵72589台,比上年增长3.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分别达到256.7万亩和190.9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3%。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工业立市”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工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经济增幅居全省前列,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

全市十大产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年创增加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机械加工制造配套业,年创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食品业年创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3.8%,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利税总额163959万元,比上年增加32217万元,增长24.5%。实现利润52294万元,比上年增加17938万元,增长52.2%。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润41074万元,比上年增加13134万元,增长47%。

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2户,其中亏损企业71户,企业亏损面为25.2%,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687万元,比去年减亏6019万元。

工业十大产业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饮料制造业获利能力增强,成为今年实现利润的主要支撑力量。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实现利润9258万元,是上年的5.8倍,对全市工业利润的贡献率达42.7%;饮料制造业实现利润8237万元,比上年增长69.8%,对全市工业利润的贡献率达18.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施工单位工程35个。建筑施工面积56.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8%,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6%。

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大力实施投资拉动经济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65.1%。其中城镇投资112.8万元,增长70.4%;农村投资31.5万元,增长48.5%。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8.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8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面积5.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6亿元。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14亿元,比上年增长94%。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9%,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全市共开发建设项目612个,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项目26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7个,完成投资额26亿元,同比增长80%。昊华离子膜烧碱、天成玉米深加工、通钢冷轧板、双辽福耀玻璃、伊通金圆水泥等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一、二批5个国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5.1亿元。

国内外贸易
全市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5.5%。分城乡看,城市好于农村。城市零售额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县的零售额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县以下零售额35.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2%;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85.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3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进口总额1686万美元,出口总额68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6%。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参加第二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共引进50万元以上项目829个,到位资金100.3亿元.新加坡新达集团、中粮集团、香港立国等大企业先后到四平投资,扩大了四平的知名度。

金融和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64840万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11.1亿元,比年初增加42.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2.2亿元,比年初增加3.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9.3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81.7亿元,比年初增加38.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91.9亿元,比年初增加28.9亿元;中长期贷款68.0亿元,比年初增加2.2亿元。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8家。全年保费收入46564.2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02.2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4962万元。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6303.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5295.5万元;人身险赔款1007.6万元。

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16.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 %。全年公路旅客发送量2930 万人,比上年增长5.2%;公路货物发送量2796 万吨,比上年增长4.1 %;公路货物周转量10566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旅客周转量10364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0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辆达到191458辆,,其中载客汽车达到39781辆,载货汽车达到29071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1660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170万元,增长18.9%;电信业务总量49490万元,增长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包括小灵通用户)达71.4万户,比上年下降49.1%,其中小灵通用户9.7万户,与上年持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48.9万户,比上年增长71.5%。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0.64万人,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57人,比上年增长24%。接待国内旅游者60.51万人,比上年增长9.8%。旅游总收入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6%,旅游人民币收入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区修建了六孔桥路、北邮电街、幸福路等9条主次干路,改造巷路23条.热网北干线延伸工程全面竣工。城市集中供热能力达到870万平方米。实施市区24小时供水改造工程,3万户居民收益。城市出口建设实现突破,四叶一级路、102线四平连接线竣工。环城公路基本完工,通车里程46.5公里。京哈铁路四梨路公铁立交桥实现简易通车。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亿元,竣工里程661公里。北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建成滨河公园绿地28万平方米,园林广场8处。铁东公园、宏泰公园、热电广场及周边绿化工程全部竣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开局顺利,年内新增绿地63.5万平方米。市区8个广场、23条街路、107个楼体实现了亮化,巩固了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市容市貌日见整洁,市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年均值为217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8%。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有大学1所,招生5283人,在校生18298人,毕业生5077人;共有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11735人,招生4572人,毕业生3123人;普通中学209所,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59571人,招生20304人,毕业生15340人;全市普通初中在校生111631人,招生36417人,毕业生42078人;全市普通小学1101所,在校生183847人,招生29282人,毕业生37294人;盲童聋哑学校4所,在校生319人,招生26人;幼儿园243所,在园幼儿22498人。

走科教兴市之路,加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组织申报了科技攻关、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38项,现已被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批准立项35项。被批准立项的项目总投资2.6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9.2亿元/年,可实现利税24816万元/年。已经获国家、省科技经费无偿帮助1314万元。年末,全市共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9.8%。全市省级科技企业3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4.5%。为防御各类气象灾害,全年共发布预警信号15次.人工增雨飞机作业15架次,地面发射增雨火箭57枚,发射高炮弹1779枚。减少因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7500万元。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大了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大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6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8%。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4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9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机构床位901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811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397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555人,注册护士3946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66个,覆盖人口100%。

体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竞技体育不断取得新突破。2006年,我市运动员在多哈亚运会上共获得4金1银的好成绩。在十五届省运会中共获金牌93枚、银牌82枚、铜牌76枚。金牌、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列夏季项目全省第二名。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市组织开展了象棋、游泳、跆拳道、体育舞蹈、钓鱼、百事球王争霸赛等系列比赛,参加人数超20万人次。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社区体育稳步发展,2006年组织举办了“四平市首届中小学生青少年冰雪夏令营活动、”“中小学生速滑比赛”和“全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



 
中国3D地图网(www.33map.net),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都市圈三维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城市吧地图、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 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